竞技宝: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埃塞俄比亚选手打破赛会纪录

at 5小时前  ca NBA  pv 3  by admin  

202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于10月20日清晨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,来自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选手参与了这场盛事,经过激烈角逐,埃塞俄比亚选手塔德塞·莱盖塞以2小时05分38秒的成绩夺得男子组冠军,并刷新了赛会纪录,女子组方面,肯尼亚选手海伦·奥比里以2小时20分12秒的成绩摘得桂冠,同样创造了新的女子组赛会最佳成绩。

赛事盛况:万人齐跑,点燃金秋

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马拉松赛事之一,本届北京马拉松吸引了众多顶尖选手和业余跑者,比赛路线延续了经典的城市景观赛道,从天安门广场出发,途经西长安街、昆玉河、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地标,最终抵达终点奥林匹克中心区,沿途数十万市民自发为选手加油助威,展现了北京作为“双奥之城”的体育热情。

赛事组委会负责人表示,今年的赛事在组织、服务和安保方面均进行了全面升级,除了传统的全程马拉松(42.195公里)外,还增设了健康跑(10公里)和亲子跑(5公里)项目,吸引了更多普通市民参与,赛事全程采用绿色环保理念,所有补给站均使用可降解材料,并首次实现“零废弃”目标。

竞技宝: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埃塞俄比亚选手打破赛会纪录

国际高手对决,纪录频破

男子组比赛中,埃塞俄比亚选手塔德塞·莱盖塞从起跑阶段便展现出强劲实力,半程用时1小时02分15秒,领先第二集团近1分钟,尽管后半程遭遇大风天气,他仍保持稳定配速,最终以2小时05分38秒冲线,将原赛会纪录(2小时07分16秒)大幅提升,赛后采访中,塔德塞表示:“北京的氛围和赛道条件非常棒,观众的热情给了我巨大动力。”

女子组竞争同样激烈,肯尼亚名将海伦·奥比里在最后5公里甩开卫冕冠军、中国选手李芷萱,以2小时20分12秒的成绩夺冠,李芷萱以2小时22分05秒获得亚军,虽未能卫冕,但仍刷新了个人最好成绩。

中国选手表现亮眼,大众跑者热情高涨

尽管国际选手包揽冠军,中国选手的整体表现仍可圈可点,男子组中,云南小将杨绍辉以2小时10分33秒排名第八,成为国内选手第一名,女子组除李芷萱外,张德顺、何引丽等名将也跻身前十,国家田径队总教练王斌表示:“中国选手在比赛中展现了顽强拼搏的精神,但与世界顶尖水平仍有差距,未来需在科学训练和赛事经验上继续提升。”

大众跑者方面,本届赛事完赛率高达98%,创历史新高,来自上海的业余跑者王建军以3小时01分完成比赛,他激动地说:“这是我第三次参加北马,终于跑进3小时10分,感谢组委会和志愿者的付出!”

竞技宝: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埃塞俄比亚选手打破赛会纪录

科技赋能赛事,打造智慧马拉松

本届赛事首次引入5G+AI技术,为选手和观众提供实时数据追踪、智能补给提醒等服务,参赛者可通过官方APP查看自己的实时配速、心率等数据,并接收个性化建议,赛道沿线设置了多个高清摄像点,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自动生成选手的精彩瞬间,赛后即可下载专属视频。

医疗保障方面,组委会部署了200名医护人员、50辆救护车和20个医疗站点,并配备AED除颤设备,得益于完善的应急体系,全程仅出现少数轻微中暑和扭伤案例,无严重事故发生。

公益与环保并重,赛事传递正能量

北京马拉松始终秉持“奔跑传递爱心”的理念,今年,组委会联合多家公益机构发起“一公里一梦想”活动,选手每完成一公里,赞助企业即捐赠10元用于乡村体育设施建设,截至赛事结束,累计筹款超过300万元。

环保方面,赛事全面推广“无纸化”服务,电子参赛手册、电子证书等举措减少纸张消耗,赛道沿途的垃圾分类回收站也获得跑者广泛好评,北京市体育局局长杨烁表示:“未来我们将继续推动马拉松赛事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相结合,打造更具影响力的体育名片。”

展望未来:中国马拉松运动蓬勃发展

随着全民健身战略的深入实施,中国马拉松运动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,据统计,2024年全国已举办马拉松及相关赛事超过2000场,参与人次突破500万,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负责人指出,马拉松不仅是一项竞技运动,更是推动全民健康、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。

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的成功举办,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体育的活力与包容,从专业选手的突破到大众跑者的热情,从科技创新的应用到公益环保的实践,这场赛事已成为连接体育与社会的桥梁,明年的北马,期待更多精彩!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竞技宝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竞技宝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已有0条评论
Copyright ©2024 竞技宝-专业电竞体育平台|实时比赛投注|精彩无限 版权所有 XML | HTML | TXT Theme By zb脚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