竞技宝:中国跳水队包揽世锦赛四金,小将全红婵再现水花消失术
at 2个月前 ca 法甲 pv 22 by admin
北京时间7月22日凌晨,2023年世界游泳锦标赛跳水项目在匈牙利布达佩斯落下帷幕,中国跳水“梦之队”延续统治级表现,包揽已决出的全部四枚金牌,15岁天才少女全红婵在女子10米台决赛中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夺冠,再现“水花消失术”,成为全场焦点。
全红婵完美发挥,裁判打出七个满分
女子10米台决赛中,全红婵与队友陈芋汐展开激烈角逐,全红婵在第二跳407C(向内翻腾三周半抱膝)和第五跳5253B(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一周半屈体)中均获得满分96分,整套动作共收获七个10分,最终以458.20分的超高分夺冠,这一成绩距离她东京奥运会创造的世界纪录仅差3分,陈芋汐以438.90分获得银牌,英国选手斯彭多利尼-西里埃位列第三。
“今天的状态比预赛更好,但转体动作还可以更稳定。”全红婵赛后表示,尽管已是奥运冠军,她仍保持着谦逊态度,坦言需向师姐陈芋汐学习细节处理,中国跳水队领队周继红点评道:“全红婵的心理素质远超同龄人,但未来还需提升动作的连贯性。”
男子双人3米板“老少配”稳夺金
男子双人3米板项目中,老将王宗源搭档19岁新秀龙道一,以493.30分力压英国组合拉夫尔/哈丁夺冠,王宗源在东京奥运会后转型为队伍核心,此次比赛中他多次用高难度动作弥补搭档的微小失误,第四轮109C(向前翻腾四周半抱膝)中,两人同步分高达9.5分,奠定胜局。
“龙道一第一次参加世锦赛,能顶住压力很不容易。”王宗源赛后称赞队友,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队在该项目上已实现世锦赛六连冠,展现了梯队建设的厚度。
混双10米台新组合意外登顶
混双10米台决赛成为本届赛事最大冷门,临时搭档的张家齐与王飞龙以349.80分夺冠,赛前被看好的朝鲜组合金国香/李光熙因最后一跳失误屈居亚军,由于原定选手练俊杰赛前训练受伤,王飞龙临危受命,与奥运冠军张家齐仅合练三天便站上最高领奖台。
“我们靠的是彼此信任。”张家齐赛后透露,两人通过加练默契度弥补准备不足,国际泳联技术代表评价称:“中国选手的适应能力令人惊叹,他们的基本功太扎实了。”
女子1米板小将断层领先
女子1米板项目虽非奥运单项,但中国队仍派出李亚杰和林珊参赛,18岁的李亚杰以318.60分夺冠,领先第二名美国选手贝肯近40分,她的305B(反身翻腾两周半屈体)获得全场单跳最高分76.80分。
“1米板对起跳力量要求更高,李亚杰的爆发力是优势。”教练组指出,该项目被视为中国队在非奥项目上培养新人的重要平台,近三届世锦赛均未让金牌旁落。
对手差距拉大,巴黎周期备战提速
本届赛事中,中国队四金均以明显优势夺得,女子10米台甚至包揽冠亚军,传统强队英国、美国仅靠个别名将争夺奖牌,而澳大利亚、加拿大等队表现低迷,国际泳联分析认为:“中国队的训练体系科学化程度领先全球,年轻选手成长速度远超对手。”
周继红强调居安思危:“英国选手在男子3米板难度上已逼近我们,朝鲜队的新动作也有威胁,巴黎奥运会前必须进一步突破。”据悉,中国队将于8月开启新一轮封闭集训,重点打磨男子跳台和混双项目的稳定性。
跳水新规或影响未来格局
值得关注的是,国际泳联计划在2024年后实施新规:单人项目决赛减少一轮动作,但需增加一个超高难度动作,这一变化可能打破现有格局,中国队在技术会议上提出异议,认为“新规可能增加运动员受伤风险”,但最终未能阻止提案通过。
“我们会尽快调整训练计划。”周继红表示,业内专家分析,新规下中国队的体能优势可能被削弱,而难度见长的墨西哥、马来西亚选手或迎来机会。
布达佩斯世锦赛再次证明了中国跳水队的统治力,但队伍并未因此放缓脚步,从全红婵的“天花板级”表现到混双项目的随机应变,这支“梦之队”正以技术和心理的双重优势迈向巴黎奥运,正如周继红所言:“金牌是拼出来的,不是保出来的。”未来两年,世界跳水格局的演变仍将围绕中国队的表现展开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竞技宝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竞技宝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